close
看了這則新聞,所有兒科醫師都會感覺心酸,同時會對兒童的就醫品質感到無力感,大家或許會搞不清楚,因為很多病童到急診去還是看得到醫師,可是你們知道看到的是兒科醫師嗎?
我來介紹一下各科醫師的養成好了,一般要成為一個兒科專科醫師,需要經過完整三年兒科的訓練,經過考試認證之後,才能夠完成;一個急診專科醫師,也是經過三年完整的急診醫師訓練,但是兒科的訓練只有兩個月,而家醫科醫師,也是三年的家醫科醫師訓練,不過兒科的訓練只有三個月。
由於兒科人力不足,能夠在夜間急診看診的醫師,也就愈來愈少,而這些看病的責任就落在急診專科醫師手上,但是這些急診專科醫師,對於兒科的訓練較不足夠,再加上醫療糾紛日益增多,簡單的感冒可以處理,但是對於發高燒﹑病情較為複雜或是嬰幼兒等高危險病患,大多不敢處理,所以病童常常被轉診,也就容易成為人球被轉來轉去。而能夠專門提供兒科醫師看急診的醫院,常常都只集中在五都跟大型醫學中心(連台北市很多醫學中心跟中型醫院都不是兒科醫師看診),所以造成這些醫院急診跟病房人滿為患,所以下次當您在這些醫院兒童急診看診時,請多一點耐心,也給予兒科第一線的同仁多一點鼓勵。
★此為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
★文章同步發布於http://kib28476.pixnet.net/blog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