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是流感疫苗施打的季節,很多家長都會問我要不要施打?其實家長不想施打的理由大概有兩種:一種是覺得打了效果不好,另一種是擔心安全性的問題。
先來說說打疫苗的效果好了,家長常提出的問題如下:
1. 打了流感疫苗還是會感冒,所以沒有效?
引起一般人所謂的"感冒"的病毒有兩百多種,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預防感冒,流感疫苗是預防"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疾病,通常會比單純的感冒嚴重,甚至可能會致命,所以打流感疫苗本來就不能預防感冒。
可是有家長會說:「可是我打了流感疫苗,還是得到流行性感冒啊!」,先來介紹一下流感疫苗好了,目前國內上市的流感疫苗有兩種,分為三價流感疫苗(含2種A型、1種B型3種疫苗株),及四價流感疫苗(含2種A型、2種B型4種疫苗株),流感疫苗是每年六月的時候由專家開會來預測北半球會流行的病毒株,之後由藥廠製作疫苗,當然專家也不是神,所以也會有猜錯的時候,所以打了還會得到,可能的原因就是疫苗株跟當年流行的病毒株不同。
另外一個概念就是,其實疫苗的施打效果,並不是百分之百的,根據年齡跟身體的免疫狀況,流感疫苗施打的效果大約30%-80%,對於健康的成年人可以達到70-90%的保護力,至於老年人的效果就會比較差,不過流感疫苗的目的,不是只有"預防得到流感"而已,另一個目的是得到流感之後,比較不會發生重症;有研究指出老年人施打流感疫苗,可以減少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減少80%之死亡率。
2. 我去年就打過了,今年應該不用施打了?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6個月之後保護效果就會逐漸下降,況且去年施打的流感疫苗跟今年施打的疫苗,病毒株可能不同,所以去年打的疫苗效果到了今年就不好了,而且流感的疫苗施打,每年都施打會比偶而施打的效果還好,因為每年都施打,等於每年都接受三型或四型的流感疫苗,身體的免疫反應會受到訓練,或許今年的疫苗猜錯了效果不佳,可是或許這幾型流感幾年後大流行,可是體內還是會有記憶,可以有一定的保護效果。
關於安全性的問題
我們現在施打的"季節流感疫苗",因為每年施打的量都非常多,藥廠的製造流程都蠻固定的,所以"季節流感疫苗"的副作用,跟一般小孩施打的其他疫苗差不多,並不會有副作用特別高的現象,之前媒體或是民眾比較質疑跟擔心的,指的都是"新型流感疫苗",這個是因應突然發生的大流行所製造出來的疫苗,跟現在施打的"季節流感疫苗"是不同的。
其實施打流感疫苗,除了可以保護自己以外,還可以達到群體保護的效果,什麼叫群體保護呢?就是打疫苗的人愈多,那些沒有打疫苗的人也可以得到保護,很神奇嗎?下面的圖案可以讓大家清楚這個概念:
圖案引用於( http://www.vaccines.gov/basics/protection/ )
藍色的人:沒有打疫苗、沒有得病的健康人。
黃色的人:有打疫苗、沒有得病的健康人。
紅色的人:沒有打疫苗、得病而有傳染力的人。
根據研究,一個得到流感的人平均可以傳染給三個人,所以一個傳三個,三個再傳給九個,疫情就會不可收拾(上圖),所以打疫苗的人越多,就可以保護周圍沒有打疫苗的人(下圖),但是如果打疫苗的人不多,這個保護效果就不好(中圖),一樣會造成大流行。
至於有些家長會觀望一下,如果發生大流行的時候,才趕快跑來施打,這樣做法有兩個缺點,一個是疫苗可能打完了,另一個可能怕來不及,通常接種完流感疫苗後,至少約2週到一個月才會產生足夠保護力,所以等到大流行再跑來打,通常都太慢了。
希望這篇文章對於流感疫苗有疑慮的爸媽有所幫助,父母或老人家可以決定自己或是小孩要不要施打流感疫苗。
★此為個人著作,請勿複製,歡迎轉載跟分享,請註明出處。